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99h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_真人与拘做受免费视频一_欧美俄罗斯乱妇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_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_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_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网站

菜單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頁 >> 就醫(yī)指南 >>健康處方 >>產一科 > 正文

自然分娩的寶媽要知道

瀏覽次數(shù): 發(fā)表日期:2021-11-12

  恭喜您順利成為一名準媽媽,二人世界因為小天使的到來更加溫馨幸福!今天由我來為您介紹一下產后有哪些注意事項。

  一、喝水進食

  寶媽分娩后會在產房觀察2小時后回到病房,分娩過程消耗媽媽大量的體力,所以產婦回室后要馬上進食喝水補充能量。家屬要為媽媽準備好溫開水(寶媽血糖正常可飲用紅糖水)和好消化的食物,例如粥、湯、雞蛋、面包、巧克力等,家屬鼓勵并協(xié)助寶媽進食喝水。 在產褥期媽媽的飲食應多樣化,注意營養(yǎng)均衡,補充優(yōu)質蛋白、進食蔬菜、水果預防便秘,同時注意補鈣。

  二、寶媽要盡早自解小便

  分娩過程中,由于胎頭長時間壓迫膀胱、側切傷口疼痛等原因從而產后容易出現(xiàn)尿潴留。因次,產后鼓勵寶媽進食、喝溫水,產后4 小時內盡早自解小便,預防尿潴留的發(fā)生。而且較長時間不排尿,脹大的膀胱影響子宮收縮,容易導致媽媽產后出血。不能自解小便要及時尋求醫(yī)護人員幫助。

  溫馨提示:寶媽剛分娩入廁時一定要有家屬在旁邊攙扶陪伴。媽媽不要一個人的時候下床,如果頭暈、出冷汗,立即躺在床上并呼叫護士。如廁時避免長時間久蹲,有任何的不適請按緊急呼叫器。

  產婦由于分娩時體力消耗大、進食少、出血多等原因從臥位到站位,發(fā)生腦部供血不足等原因容易發(fā)生跌倒。請每位寶媽注意遵循防跌倒“三步曲”:準備起床下地時請您做到:從平臥到半坐時,靜坐30秒,無不適再從半坐位移到床邊將雙腳下垂靜坐30秒;無不適從靜坐到站立,原地站立30秒,無不適再行走,家屬陪伴。

  三、如何觀察陰道出血

  生完寶寶后媽媽會立即覺得肚子輕松許多,被寶寶撐大的子宮迅速收縮,子宮圓而硬。在寶寶吃奶時有的媽媽會感到收縮痛,二胎的寶媽更明顯。產婦本人或家屬可以給予媽媽進行子宮按摩,促進子宮收縮,預防產后出血。

  產后最初3-4天陰道出血同月經量,色鮮紅,有時伴血塊。如果陰道持續(xù)出血,或者突然大量流血多于月經量,要及時通知醫(yī)護人員。4天后量變少,顏色變成淡粉色。

  四、產后運動指導

  產時順利,媽媽無不適,充分休息后可適當下床活動,活動時從慢從緩,逐漸適應。活動時間循序漸進以自己能承受為宜;避免久坐、久蹲及久站,避免用力過猛。預防跌倒及子宮脫垂發(fā)生。活動時需有家屬陪同。盡早下地活動有利于子宮恢復,也可以預防血栓的形成。

  五、產后休息

  因為寶寶夜間也要按需哺乳,一下子打亂了寶媽以前整夜睡眠的習慣,有的媽媽疲憊不堪。建議媽媽采取與寶寶同步睡眠的方法進行休息(寶寶睡,媽媽也睡),家屬做好新生兒護理,減少媽媽的擔心。溫馨提示:請媽媽們告別手機,抽時間補充睡眠。

  六、產后側切傷口的自我護理

  會陰部位的血液供應非常豐富,因而側切傷口一般48-72 小時即可愈合,但縫線完全吸收則需要較長時間。由于會陰離尿道口和肛門都很近,因而保持側切傷口的清潔、干燥對促進傷口愈合非常重要。因而產婦應勤換衛(wèi)生巾和內褲,并且在每次大便后沖洗會陰區(qū),從而保證側切傷口的清潔干燥。另外,多數(shù)時間選擇健側臥位,可以減少傷口的水腫。

  七、產后出汗多,是虛嗎?

  產后一周內媽媽夜間和睡醒時可能會滿頭大汗,俗稱“褥汗”。這是因為孕期體內儲留的水分通過皮膚出汗的形式排出,產婦不用過分擔心,但應勤更換衣物,以保持衣物干燥舒適,減少受涼發(fā)生感冒。

  八、新生兒的母乳喂養(yǎng)

  媽媽的乳汁是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,請您按需哺乳,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寶寶健康長大!

  希望每一位寶媽順利適應新角色,每一位陪伴的家屬能夠給予媽媽和寶寶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護。

  產一科病區(qū)

上一篇: 妊娠期糖尿病宣教

下一篇: 子癇前期患者的宣教

相關科室

  我院產房每年承擔全區(qū)2/3的分娩量,除完成正常接生工作外,還負責新生兒窒息復蘇及產后出血、羊水栓塞、子癇等各種產科急救工作。現(xiàn)配備助產士26人,本科學歷15人,其余均為大專學歷,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,主管護師4人,護師13名,護士8人,副主任護師及高年主管護師具備30年以上豐富助產工作經驗,擔任助產士管理,年輕助產士帶教工作,護師團隊由平均年齡30歲的年輕骨干力量組成,朝氣蓬勃,年富力強,主要擔任日常接生工作,科內人員積極參加國家級、市級及區(qū)級婦幼機構組織的各種講座、學習班、助產士規(guī)范化培訓…